关注食品安全 关爱健康生活
主办: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  指导单位: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首页


地址:海口市青年路7号滨江花园2栋405室

电话:0898-65384931

网址:www.hifsa.cn

邮箱:1013831649@qq.com



行业资讯

找准痛点 让食品产学研融合之路往深里走


本报记者  王薇

  创新是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我国食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挑战和新需求,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产学研融合,构筑食品产业科技发展新优势,成为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需共同应对的命题。近日,由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食品创新·创新食品”江南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创新,不是一个想法,也不是一个实验样品,而是要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在实践探索中“长”出来......来自国内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并分享了各自走产学研融合之路的实践经验。

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有待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论坛致辞中说:“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食品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但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随着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不断加强合作,将会有更多产学研成果落地。”陈卫同时谈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南大学要“扬长补短、以优培强”,做好“双一流”建设。江南大学将在食品工程等一流学科的基础上,向生命科学学科做交叉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线分享了自己对后疫情时代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孟素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终究会过去,但疫情留给世界、留给中国的改变,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食品工业的未来。疫情考验表明,饮料、方便食品、粮油加工等中国食品工业的主要行业正从劳动密集型进入全自动化的工业2.0时代,具备了现代工业的特征。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中食品工业的营养支持作用凸显。经历疫情,消费者越发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食品的健康属性更加关注,食品行业也更加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健康品牌价值。“加速对植物基、益生菌等‘未来食品’的研发与转化,将对食品产业的发展理念与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和结构性变革。”孟素荷如是认为。

  “科研单位亟须做出以‘真研究’解决真问题的改变。”谈到后疫情时代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孟素荷特别指出,现有科研体系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主要是各食品行业缺乏与科技人员一起对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项目的梳理与凝练;缺乏向科技部门提供跨部门、整体性科技需求的能力、渠道与有效机制。科研人员更多依据自身专业优势和学术视角规划而成的科研课题和发展规划,较多的是对本专业领域科学问题纵向深度研发,缺少在整体战略布局中,以破解行业科技问题为导向、俯视行业科技发展需求的“国家视角”;且在较长时间内,科技评估与考校体系的导向,均更多重视体现学术和专业优势的显示度,缺乏对长期专注于破解行业重大科技问题的项目选择和科技鼓励。

  与科研单位不同,“企业对自主创新缺乏战略视角,内生动力不足。”孟素荷一语中的。她指出,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整体偏低。在过去30余年发展中,食品行业以形成“规模效益”作为抢占市场的动力,而对更具深度和立足长远发展的机理研究等自主创新缺乏战略视角,其内生动力不足。“食品企业的研发方向需要修正,整体上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待提升。”“食品科技对行业提升的影响力更加关键,中国食品工业将在2020—2025年进入以科技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孟素荷预判。

以变求进、以新破局、以优突围

  “高校的科研成果很多,但有多少落地?拥有上千万个创新点的科研成果中,原创性成果又有多少?”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在论坛上直接抛出了引人深思的两个问题。潘迎捷坦言,产学研合作,是谈了几十年的老问题。当前我国的科研投入不足。在科研合作中往往虎头蛇尾,如何破解?在他看来,思想决定出路。需要调整的是思路,而非某项技术。潘迎捷建议,在产学研合作上,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高校的科研工作各具特色,需梳理出自身存在若干重大问题;其次,要梳理出能够落地的成果,高校食品学科应把当地产业需求作为重要切入点。

  “要以变求进、以新破局、以优突围”,潘迎捷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以变求进,就是要实现思路模式的转变;以新破局,指的是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以优突围,指的是优势学科。

  “在食品科研工作中,解放思想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校长助理陈昆松表示,食品是否一定要局限在食品,食品安全是否一定要局限在食品检测上?在他看来,食品学科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而非仅局限于食品加工,其界限趋于模糊化。“未来的食品科研创新中,思想要破冰。”他再次强调。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黎明指出,食品关系一日三餐,在科研工作中,要做到守正创新,支撑学科发展。一是要找准“卡脖子”问题;二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三是要解决产学研合作问题。在体制、机制方面实现突破。一方面,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沟通,梳理自身面临的短中长期问题,以“撒种子”思维与高校合作。另一方面,高校对企业的要求要适当放权,建立长远、系统的合作模式,蹚出一条可持续之路。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邹小波结合自身科研实践谈到,在食品检测中,要关注如何从测成分向测感觉转变,即如何通过嗅觉生物系统实现。此外,他提醒,食品加工装备科研之路不能走农机的老路,呼吁企业多尝试国产设备。“设备只有真正使用了,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

  南昌大学原副校长谢明勇指出,企业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是双向问题。对于当前产业面临的一些食品的功能声称问题,科学界能否起到智库作用,用科学数据说话,推动行业发展。

做好基础研究,提升产业价值

  安徽农业大学原校长宛晓春指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食品与健康密不可分,要做好食品的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先要做好基础研究,把食品的营养健康功能解释明白。宛晓春以安徽大别山的“皖西黄大茶”举例:“在我国传统绿茶产区,大部分夏秋茶鲜叶由于原料较粗老而被弃采,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黄大茶作为安徽省特色茶类之一,以夏秋茶为原料,实现了价值提升,原因在于对该茶进行了抗高血糖作用的基础研究。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开发以降血糖为健康导向的功能性茶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夏秋茶资源的高效深度利用提供了思路。”

  “要实现‘便道超车’,应从研究应用型向应用研究型转变,切实解决产业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琳表示,在科研项目合作中,也要思考如何从支撑行业发展向引领行业靠拢。“能否从组学、营养学研究方向,向感官、口感方向转变?”李琳建议,人才培养不要局限于传统学科,还可与新的学科相结合。

  河南工业大学原校长卞科认为,产学研联动,要在机制上下功夫,要真正实现上下游联动。“常见的问题是——产业链前端不理睬产业末端的需求是什么。最终消费者要买账,否则所做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他建议,产学研联动要做到科技、产业、经营三大协同,努力发展我国的传统食品。以主食为例,他谈到一个现象,美国等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开始研究面条、馒头,而我国却在研究面包等西式产品。卞科建议,今后国内食品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还需回归到蒸煮类食品等我国传统食品本身上。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也十分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要发扬光大我国传统食品,面对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也要从新的视角开展应用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原副院长陈福生建议,传统食品也是文化的载体,要做好中华传统美食。他以发酵食品举例,“在工业化的趋势下,如何保留那些传统菌种值得思考。要加强基础研究,积累发酵食品中多种功能成分的相关数据。同时,对于一些发酵食品的安全性也需加以关注。”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也谈到了自己的困惑——当前,食品科研与产业脱节。不少食品企业仍未把科技当成未来发展的关键,科研投入少。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徐宝才则认为,未来,应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智能化。同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院校应着重于当地传统美食的工业化,用食品科学服务于乡村振兴。合肥工业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院长姜绍通谈到,食品科研工作要注重数据库研究。未来,数字化建设应是方向。他举例说,一家代加工的食品企业运用智算,实现了产品在质量和安全上的双重提升,而三只松鼠的数字化运营也十分成功。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姜毓君认为,高校也要围绕市场需求来做好科研工作,但不能只是跟进,而要扎实地先做好基础研究。

食之未来,要着力解决精准营养问题

  “未来,食品科研应关注三个‘互作’,即组分互作、食物间互作、食物与人体之间的互作。”刘景圣表示,以往,科研研发往往基于传统思维,即缺蛋白就加蛋白,缺糖就加糖。如今,应考虑多食材的多组合式加工。此外,在关注食品外暴露的同时,也应重视食品内暴露,即研究食品在肠道中的代谢变化。武汉轻工大学原副校长周坚建议,食品研发工作应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为依据。同时,要注重精准营养。

  “食品首先要好吃,其次是营养健康,安全是基础。当前,高校在食品感官方面研究的人少,也未受到重视。”华南理工大学赵谋明教授指出食品科研中的痛点。他表示,作为一名高校的食品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扎根一个领域10年、20年,创新理念要超前于企业两三年,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帮助。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院长王静则谈了自己对谷物营养与健康研究的一些思考。王静表示,特征谷物代表性功能成分研究缺少,不同种类及含量谷物组成(精准谷物搭配)对机体健康效应尚无明确研究;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及生理期,全谷物摄食量动态变化规律等亟须研究。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谭斌表示,目前我国慢性疾病呈高发态势,食品科研工作者要应答三个问题,即食之问、食之道、食之未来。“不能仅就食品谈食品,食品与健康、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要寻求可持续的解决之道。食之未来,既要先解决好大众基础的营养问题,同时要着力解决精准营养问题。”

突破产业化壁垒,人才是关键

  中国农业大学高彦祥教授指出,食品科研突破产业化壁垒,人才是关键。人才要有“顶天”的,也要有“立地”的,即要有基础研究型人才,也要有能下基层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陈祥贵表示,我国食品科研有很多论文、成果,但应用少,有价值的创新少。从目前来看,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来自于食品之外的领域。在未来,应实现跨领域合作。他谈到,地方需求多,企业常常面临某一类食品问题,却苦于没有成熟的技术来为企业服务。陈祥贵呼吁,打造共性关键技术平台,以更好地为行业服务。

  四川大学何强教授则表示,食品科研要从产业角度出发,服务于市场,即需要什么产品,就需要什么科学。

  “企业招不到人才,而许多高校学生找不到工作。在这方面,企业与高校如何更好地对接,值得思考。”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舒剑成建议高校建立学生驻厂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

  华南理工大学杨继国教授表示,高校科研成果从中试阶段到商品阶段,过程长、要求高,因此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产学研体系。在体系建设中,平台技术体系的建立十分关键。

  “是自主研发好,还是合作研发好,企业自己要算好账。”杭州娃哈哈集团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言郡表示,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借助双方的优势互补,娃哈哈与高校或其他企业实现了互利共赢。

  源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莹表示,创新,不是一个想法,也不是实验室的一个样品,而是要科研院所和企业双方共同在实践探索中“长”出来。许多大企业自建研发中心的同时,也在与高校竞合。在陈莹看来,企业今年所投入的研发,就会转化为明年的业务量。高校如何融入,帮助企业实现增量,值得思考。“当创新贡献形成积累后,就会形成底层思维,有助于原始创新。”

  北京鸿宝食品原料贸易公司、北京鸿禧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范洪思考的是,如何以新求变。在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双重需求下,将以往公司的主营业务——以肉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咸味香精产品向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的香精产品转变。在他看来,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主动创新探索将成为主要路径。

  伊利实业集团研发中心研发总监何剑表示,在与高校的科研合作中,缺少的往往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心态,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倒逼做出好产品。对于企业而言,科研成果不能转化,就没有意义。他希望学术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加强合作。

  通用磨坊中国区创新、技术与质量总监李明灯表示,如何挖掘消费者想法,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才是食品科研工作的根本。

  “未来食品创新涵盖装备、技术等多方面,因此应是跨专业、多方协同的结果。”旺旺集团研发总处长陈俊江表示,旺旺在与国内高校的合作中,实现了产品的创新;与国外品牌设备企业合作,实现了新包材的创新。他认为,国内专业人才可将关键部件国产化,在自主创新设备方面可多加努力。

  “十分迫切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雨润集团的研发负责人王家钧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高校立足消费市场、企业实际需求,抓住难点,开发“好材料、好口味、好包装、好价格、好营销”的产品。同时,希望高校发挥优势,联合培养人才。当前的研发和创新忽略了产品替代升级问题,高校更多倾向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

  诸城兴茂集团研发负责人孙纯锐坦陈,在产学研联合中,双方都害怕担风险——企业希望“一手割”,成果能立即见效;高校则认为,企业不投入,不明确市场导向,研发工作就不能深入。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征宇在作总结发言时表示,通过科技界与企业界的交流与碰撞,找准产学研联合科研创新中的问题,将有助于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是高校服务的对象,这一目标不会变。如今的食品产业已逐步走过营养阶段,向‘享受’阶段迈进。在这一过程中,要继续加大产学研融合,更好服务于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

关闭